山湖花园小学2019-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
日期:2020-02-18 16:55:19  浏览量:384

 

本学期,吴江教育以全面落实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年行动计划”,我校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,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,树立科研引路,教学创新理念,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,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。围绕以深化教育科研转型为主线,以加强课题管理、深度推进“教学质量提升研究”、“学生研究”与“草根性研究”以及强化学校教育科研组织建设为重点,做好学校各项教育科研工作。

一、以“学习型组织”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

学校发展靠教育,教育质量提升靠教师。我校十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,本学期进一步强化多层次、多功能学习型组织的打造,着力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。

1.教研科研相融的组织

主课题组、微课题组、教科研组等,是我校教研科研相融的组织。拥有科学的组织架构,加强了引领与指导,老师们的教育科研不再零敲碎打式,而是合作共赢;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,科研成果的取得不再遥不可及,而是顺理成章。

主课题组,课题研究的先行者,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参与研究。微课题组,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,提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志趣。 教科研组,由教研组转型而来,促进教研科研的融合,让研究真正发生、真正有用。

2.教师分层发展的平台

包含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、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班、写作能力提升班等,是教师分层发展的平台。(1)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:引导青年教师走好上岗最初几年的成长之路,从适应期的模仿、学习,逐渐过渡到成长期的探索、研究。本学期举行动员、培训,开展“一小时读书活动”、主题沙龙,举行随笔案例写作。(2)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班:基于科研引领,开展主题教研活动,指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。写作能力提升班:引导教师立足研究进行教育写作与沙龙研讨,使教师的思考更贴近实际问题、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、以“学情研究与运用”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

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,“以学生发展为本”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,广大一线教师正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“教”转向学生的“学”。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,即学情分析,已然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。我校从课程教学实际出发,开展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的研究,帮助教师找准“学”的起点,确立“学”的目标,调整“学”的内容,变革“学”的方式,让学生的“学”更加有效。

本学期,学校主课题《课程实施中的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的行动研究》各项研究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中。

1.工作部署

期初,召开课题研究工作部署会,理清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思路、研究工作、研究方法,指导研究小组组长们制定研究计划,为研究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。

2.开展研究

各教科研组在期初确定研究主题,并在制定详细研究计划的基础上落实研究。学校还通过微型讲座,帮助组长们理解课例研究的基本概念、目的、特点、要素等,对研究过程提出具体的步骤要求。经历了学情研究、课堂观察、课堂重构、反思总结等环节,老师们对所研究的主题理解更深刻了。

3.沙龙研讨

交流,才能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。学校组织科研骨干开展沙龙研讨,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开展沙龙研讨。“如何让晨读更有效”“学科育人方式的课堂”等主题研讨,促进了老师们对“学情把握”以及“过程性运用”实践反思,强化了老师们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。

4.专题写作

我校组织老师们围绕课题展开理论学习,深入课堂进行实践,尝试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的研究,并撰写研究案例。一个个鲜活的案例,一次次成功的探索,老师们对学情研究的方法已初步掌握,研究思考也逐渐有了深度。在吴江区“提质增效的生本化课堂”案例评比中有10位老师获奖,其中,邢冬梅和朱李红老师荣获一等奖。

5.成果分享

回顾和分析,可以让我们反思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,收获经验,站上新的起点。学校组织微课题组、教科研组进行研究工作和成果汇报,给老师们交流研究经验、分享研究果实搭建平台。

学情把握有方法、有工具,使老师们做学情分析有了抓手,科学又精准;学情的把握,是教学的起点,为教学全过程的“以生为本”奠定了基础。我们确信,学情把握是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的。为了学生的“学”,我们将继续深化学情研究。

、以规范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作保障

学校教科室以唤醒、激励、关爱、服务为管理理念,按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,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常态化的管理。

1. 做好两批学年课题结题与申报工作

期初举行区第7批学年课题研究结题会,分享研究心得,指导各位主持人做好结题准备, 23个课题均顺利结题。吴江区第8批学年课题申报中,为老师们提供科学、有效的指导,35位老师的课题成功立项为区级课题

2.组织第二十届“山湖杯”论文大赛

为了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,给教师创设交流与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,我校教科室每学期举行“山湖杯”教师论文评比活动。为确保论文评比公正公平开展,我们进行匿名评审,并对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,杜绝抄袭、旧文复交等不良现象,我们组织科研协作组成员严格评审,将评选的优秀论文选送出去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评比活动,以及推荐到优秀刊物发表。本学期,共有58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,其中有7篇发表于学术期刊;有28篇文章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。

3. 完善教科研工作检查、考核

期初,教科室面向全体教师下发教科研工作清单。清单中对课题组成员、教科研组、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,教科研组组长、区骨干教师、骨干能力提升班成员、写作能力提升班成员、青年教师(上岗一年以上,35周岁以下),28周岁以下教师的课题研究,进行了具体的布置。对教师写作业进行了分层要求。教科室对照这些要求对教师教科研工作进行考评,促进老师们将教科研工作常态化。

4. 做好科研资料分类汇编

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,厚实文化内涵,并进行对外宣传本学期编辑学校年鉴1册、校报《水韵山湖》3期和《山湖教科简报》2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会员的个人专辑也在整理、编辑中,这有利于青年教师在“回头看”中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,激发成长的动力。

 

需完善的几点教科研工作

1.课题研究方面:

1)学校的主课题即将结题,但是研究不能终止,“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”的研究还需更加深入,获取更多的课题研究成果。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研究,每一位老师首先要参与好教科研组的主题课例研究活动,围绕主题认认真真反思。为提高教科研组主题课例研究的实效,我们打算下学期抽出时间深入教科研组,参与到他们活动的各个环节中,拟定研究主题和计划,制作观察量表,和听课、研讨,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,提高成果的出产率。

2)开展好个人学年课题的研究,本学期新立项的35个吴江区第八批学年课题,和23个校级课题,承担人要组织自己的课题组成员开展好日常化的研究,避免“纸上谈兵”(做资料不做研究)、避免“单打独斗”(没有组员或自己包干)的现象。每位老师都要参加课题研究,开展好主题研究,不让《教师研修手册》中的“课题研究”页面空白。除此以外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志趣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,向学校教科室递交课题研究申报表,由教科室进行审核、指导。

2. 写作方面

1)老师们能按要求上交随笔、案例、反思等,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的老师,每周3篇,在各小组长的督促下,基本收齐了“作业”。但初步检查发现,其中还掺杂有网络下载的文章,必须杜绝。哪怕写得短一些,不那么精彩,那也是老师自己的思考,有利于自己的成长。

2)论文撰写。“山湖杯”论文评比,是我们发现优质论文、发现写作人才的一项赛事,已经举办了整整二十届,每学期有一百几十位老师参赛,希望能有更多更高质量的论文来参评。寒假中,大家可以梳理一学期的教学案例、教学反思,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思考,整理经验,撰写成论文。教科室将会把征文通知发到群里,请大家认真准备,积极参加,迎接下学期省里组织的“教海探航”、“师陶杯”、“管理征文”、“五四杯”和“园丁杯”等重要的论文评比活动。

3.学习与发展。检查《教师研修手册》的过程中还发现,听课笔记中的教学过程,老师们记录非常详细,但是反思没有,或者寥寥数语。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,他人课堂的亮点或商榷之处,对自己课题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有促进作用的。

 

务实、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将有利于推进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品味的提升。我们教科室将继续以沉稳迈进、灵动发展的理念为指引,努力把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做得更加完善,为学校、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增添助力!